首页 / 书院生活

智绘月湾·特立乡兴|徐特立学院赴江西赣州实践圆满完成

智绘月湾·特立乡兴

徐特立学院赴江西赣州实践圆满完成


“把学识扎根在基层土壤里,才能真正理解‘学以致用’的分量。”北京理工大学徐特立学院“智绘月湾”重点实践团在日志里写下了这样的感悟。


7月25日,在学校领导与学院教师的指导下,在上饶政府与北理校友的支持下,北京理工大学徐特立学院/未来精工技术学院8名师生组成“智绘月湾”重点实践团,赴江西赣州上饶县黄埠镇,开展了为期6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从科普助学、产业调研和思政育人等角度,用专业特长为赣南革命老区注入青春动能。


image.png


科普助学,启智童心育新苗


实践团面向黄埠镇中小学学子开展了科普助学活动,以“名校启航·青春筑梦”为主题,精心准备了备考经验与薄弱项提分技巧、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科普、智能无人车辆发展介绍以及大学生活展望与防骗指南等课程。课堂上,成员们巧妙结合生活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编程知识和技术原理,用生动的类比帮助孩子们理解抽象逻辑,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孩子们认真聆听,踊跃提问,专注记录,课堂气氛活跃。


image.png

科普讲座现场

image.png

讲座互动环节合影


产业调研,求真务实献良策


实践团先后实地走访了黄埠镇西瓜种植生产基地、酒业生产基地以及坪田坝“月伴湾”民宿等地,切身感受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和产业发展情况。“民宿挺好,就是知道的人太少。”坪田坝“月伴湾”民宿负责人的困扰,也是当地文旅、产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


image.png

image.png

针对实际发展难题,实践团发挥专业优势,重点围绕其视频宣传和线上运营开展工作。成员们积极与当地线上运营人员及政府部门协作,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建立并优化了民宿的视频宣传平台,运用短视频作品助力提升“月伴湾”的品牌影响力和吸引力,为解决当地文旅产业发展痛点贡献了智慧和方案。下一步,实践团计划协助当地政府持续优化文旅规划、强化线上运营,通过整合当地文化与种植经济,利用新媒体平台助力“月伴湾”民宿“出圈”,“带火”赣南农产品,让全国各地人民都能了解并爱上这里的山水江河,淳朴民风和地域文化。


image.png

image.png


思政育人,薪火相传促新篇


除了科普课堂与科学助农,实践团与黄埠镇干部共同进行了思政座谈会。会上,实践团成员一方面介绍了北京理工大学在科教兴国背景下的光辉校史和徐特立学院“思政育人”的特色工作,讲述了学校传承红色基因、践行报国使命的奋斗故事;另一方面,结合自身科研方向,围绕“数字赋能乡村振兴”主题,从智慧农业数据分析应用、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等方面,分享了项目成果并提出了多项具有建设性的思路和建议,为镇村发展提供了新视角和新动能。


image.png


北京理工大学徐特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辛嘉洋表示,基层是最好的课堂,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深化了对“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理解,更深刻领悟了高校服务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她代表北理工徐特立学院感谢黄埠镇党委、政府为学子们深入基层、服务地方提供的宝贵平台和大力支持,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鼓励更多青年学子带着专业知识走进上犹、服务老区,在投身赣南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增长真才实干。


学生心得


参加本次实践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以知促行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科普讲座活动中,我向当地中小学生讲解工智能专业知识时,看着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我的内心深切感受到知识传播的价值。此次实践不仅是将大学所学应用于服务乡村的具体行动,更深化了我对“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一理念的理解,认识到自身专业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的责任与使命。

——实践团团长、2023级徐特立英才班付饶


在赣州实践的每一天都收获颇丰。从为乡村孩子开展科普教育,到深入调研特色产业,再到协助当地民宿进行宣传推广,每一个实践环节都让我们对乡村振兴有了更立体的认识。特别是通过新媒体技术助力当地文旅推广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专业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2024级徐特立英才班许慕尧


为期六天的社会实践经历,让我对新时代青年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实地走访当地特色产业,我们不仅收集到第一手的调研资料,更切身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村带来的深刻变化。这段实践经历让我真切体会到,作为北理工学子,我们应传承“延安根、军工魂”的红色基因,深入基层一线,在乡村振兴中贡献青春力量。

——2023级徐特立英才班王姿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