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特立学院/未来精工技术学院关于开展2025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课程专项建设的通知
为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改革,落实以教为先,探索AI赋能教育教学新模式,分类建设,打造对标一流人才培养的高水平系列课程,学院现启动2025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课程专项建设工作。具体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立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打造一批一流“金课”:课程以知识、能力、素质融合培养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素养与高阶思维;内容设计兼顾广度与深度,打破认知定式,强化批判性思维、深度探究与创新能力;融入学科前沿与科技进展,保持知识体系先进性;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的互动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与个性化成长;实践环节注重研究性、创新性实践内容,通过适度挑战性任务提升学习投入度;严格考核评价,强化学生通过努力收获成长的成就感。
二、立项范围
面向徐特立学院/未来精工技术学院开设的课程,满足项目建设目标,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教学,根据课程类别,按照以下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改革。
1. 公共基础课,开展以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竞教结合推进理工融合的“(N+3N)2”模式。
“(N+3N)2”指:每门课程有N个教学班、每个教学班配备3位课程助教和3位竞赛朋辈导师,实施竞教融合,推进理论实践相结合。
2. 学科基础课,开展以大师领衔、多位国家级人才协同、十余位助教辅助的“1+N2”模式。
“1+N2”指:课程由1位院士或领军人才担任课长,主导课程建设、组织教学团队、讲授核心知识,多位国家级人才、教学名师开设平行小班研讨环节,小班配备多名助教协助推进实践与习题课。
3. 专业核心课,施以“项目制”为核心特征的“L&P”模式。
“L&P”指:Learn by Practice, 课程以项目制为核心,让学生在“做中学”。
4. 综合实践课,围绕“智能无人+”相关领域,开展以“跨学科”“复杂性”“挑战性”“团队协同”“创新性”“智能化”等为要素的“P-IC2TI2”模式。
“P-IC2TI2”指,Project based, Inter-disciplinary, Comprehensive, Challenge, Teamwork, Innovation, Intelligence empowerment。
5. 其他,围绕卓越班、未来精工技术班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际需要,开展课程内容重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模式创新、考核方式灵活的课程教学改革,建设综合性的实践环节,优化课程教学团队,适配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课程。
三、立项流程
课程负责人填写《徐特立学院/未来精工技术学院课程改革专项建设申报书》,2025年8月23日前签字盖章后的纸质版材料交到前沿交叉附属楼233室,扫描件发送到邮箱zhuzy@bit.edu.cn。学院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并组织专家评审,确定立项名单。项目建设周期为1年,徐特立学院将给予课程建设的必要经费支持,以及学校教学改革相关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
联系人:朱老师;联系电话:010-81381003;
电子邮箱:zhuzy@bit.edu.cn
徐特立学院/未来精工技术学院
2025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