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思政

对谈优秀党员——薛庆:三尺讲台,育万千栋梁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好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迫切需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发挥党员群体的先锋模范作用,筑牢基层党建基石,推动“两横三纵”体系下党班团联合共建,提升理论学习实效,徐特立学院特举办第十一期党员先锋班。特立书院于2023年9月28日起举办党员先锋班系列访谈——优秀党员精神传承。这次访谈邀请到了薛庆老师。


人物介绍



薛庆,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名师,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核心成员。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首都高校育人标兵、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主讲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北京市优质课程,主持北京市教改立项,主编北京市精品教材。


三尺讲台,育万千栋梁。从教32年,薛庆用自己对事业的奉献,对学生的爱心,辛勤耕耘在育人一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访谈实录


1.求学工作篇


Q:


您自硕士毕业于北理后留校任教,至今已有三十多个年头了。请问您当初是怎样与北理结缘,怎样走进这所学校?北理又见证了您人生轨迹上的重要节点呢?


A:


我本科在清华大学学汽车设计,毕业后分配在北京的一个汽车厂。那时候我的理想就是像我父母一样,在办公室里画图、做设计。工作期间我的社会阅历和经验成长了很多,这也为我后来做老师提供了很多帮助。但是,工厂不会总是产出新产品设计,也不会天天做技术革新。所以后来我就觉得还是要继续学习,这也是我选择继续深造的原因。


我是1988读的研究生,那时学校刚刚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所以我可以很自豪的说,我是北京理工大学的第一届研究生。因为本科和工作期间的机械背景,我就到了当时的机械系——七系。


我在北理工教书教了32年,感受颇多。当时教师的工作很艰苦,但是我觉得教书、跟学生打交道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人的成就感在于被别人需要。尤其是我第一次做班主任的时候,当时我带89级,他们今年已经毕业30年了。他们还会回校探望我,送我花,我觉得十分幸运。


老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育人。作为班主任,我得以更近距离地与学生交流,更理解他们的需求。我做过许多届学生的班主任,89级的、08级的、13级的......每一届学生也都不一样。但我觉得,接触不一样的学生才能让我们这些老师能够保持年轻,因为与学生的交流这是一种互相唤醒的过程。不同年代的学生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比如情感、对社会的认知以及对师长的期待。这就要求我们做老师的也要与时俱进,努力跟得上时代的需求。


后来,我有幸得了北京市教育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被选送美国参加留学基金委首批的双教学培训。我觉得这段出国的经历是对我后来的执教生涯影响最大的一个节点。通过英语环境的熏陶,我熟练掌握了双语教学,因此回国后我就开始双语教学了。


这么多年我最深刻的体会是,每一件你为之努力过的事物都会使你成长。只要你愿意认真的做,人生的机会就潜藏在这份认真之中等你去发现,而你会在一次次机会的历练中越来越好,这是一种人生的正循环。当你承担责任的时候,千万不要认为自己被亏欠了,也不要觉得有的责任不应该自己来承担,而是勇于承担并感谢他人的信任。1994年,系里安排我讲授C语言课程,我就去市面上买了几乎所有关于C语言的书,学习怎么讲课效果更好。黑板上不可能写大段的程序,也不可能现场运行,因此怎么样给学生讲清楚就很重要。虽然讲授这门课是一项不太容易的挑战,但对我后来的执教生涯和心态上的提升益处明显。因此,我认为态度决定一切,积极抓住每一个机会,乐观地去完成,就可以取得好的结果。


除了人生的经历外,与领导、朋友的共事时也给我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各位同学,可能你们的班主任,或是某一位任课老师,又或是你的舍友,都在无形中影响着你。等到毕业时,你才会发现这种影响是平淡但深远的。


Q:


可以看出您对北理有无比深厚的感情,这些年里北理见证了您的变化和进步,而值此83年校庆之际,您对北理的诸多变化又有什么感慨呢?


A:


现在的学生和过去不一样。过去学生们就是上课,社会上没有那么多机会,大家整体就是平平淡淡的。而现在的社会充满机会,相信你们也能感受到大家都有一种往前冲的意识,因为你不冲别人就在冲,你就会落后。


现代社会给老师们也带来一种压力。过去做老师只需要讲好课,备好课。但是最近我也在跟其他学校的同行交流一些问题,比如,信息技术时代怎么做一个好老师。现在的北理工之所以强,就是因为无论从学校领导的方针,还是整体的风气,都在不断地往前冲,不断地与时俱进。


这些年来,学校的变化日新月异,但根本上的文化内涵是一直传承的。我们一直坚守着延安根和军工魂,越来越强调北理工的定位是培养领军领导人才。我们面对学生不只是灌输知识,只求考试通过,而是对学生内在的素养和综合的能力提出要求,尤其是徐特立学院的学生。


我来北理工这么多年,我见证着北理工的变化并为之骄傲。这三十多年来,我觉得这种变化也让我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



2.荣誉收获篇


Q:


谢谢老师,这个故事延续了三十多年,非常的感人。您是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成员,多次获校优秀教师奖,2019年作为全国模范教师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此外还有多项荣誉称号。您觉得这些荣誉给你带来了什么?


A:


坦诚的说,我很感谢这些荣誉。第一,我希望能将自己微薄的经验分享给其他一线教师。那十年我组织老教师和优秀的青年教师培训,其实每次培训过程中我自己也在学习。以前,在别的优秀教师做宣讲的时候,我会帮他们做PPT,这个过程中我受益匪浅。现在,我给新进青年教师做培训,别人来找我学习,我觉得这是一种积累。现在我也在带年轻老师,我也很荣幸得过两次基本功比赛的优秀指导老师,这就是一种传承。


之后我获得了北京市的一名教师在教学方面能获得的几乎所有的奖。我时常想,有了这个奖之后你就要能够尽量去帮助别人,这是我给自己的一种鞭策。所以这些年我总是很积极的到各种部门指导老师们参赛。模范教师的“模范”,本身就代表着一种表率作用。我做班主任的时候,我也会把这些思想传达给学生。主线核心就是两个,一个是培养青年教师,一个是学生学育指导。未来各位同学有需要答疑解惑,需要了解的,我也一定会帮助你们。


荣誉意味着一个新起点,我要做更多对得起荣誉的事。我有这种使命感,所以我会认真的去尽量帮大家以及提升我自己,这是肯定的。


3.专业领域篇


Q:


人因工程是您的研究方向之一。您能否简要介绍一下这个研究方向和选择该研究方向的原因?


A:


人因工程是基于人的生理/心理特性、行为能力极限来设计产品和系统的交叉领域。它聚焦于一切由人制造的,由人来使用的,有人参与的产品和系统。它关注人的健康,安全,舒适,着眼于系统整体。既要有经济利益,又要考虑使用者的体验和舒适度。例如一个教室的教学用品就是一个系统。教室有没有粉笔,粉笔质量如何,有的教室没有多媒体设备,有的有两个屏,有的有一个屏幕,有的桌椅可动,有的不可动……这里面都蕴含人因工程的思考。


人因工程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咱们国家的载人航天,载人航天总工程师,就是国家级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他认为现在人因发展的尖端就是四特:特殊的人——航天员;特殊的环境——宇宙;特殊的装备——航天飞船;特殊的任务——出舱,交会对接等。下到粉笔,上到空间站都需要人因工程。


青年感想


在与薛老师愉快访谈中,同学们了解到了老师的个人学习经历和重要的人生节点,从中汲取了“在做事中学习”的智慧,习得了乐观积极、臻于至善的学习工作心态,更敬佩于薛老师将荣誉视作起点、用荣誉带来的影响树榜样做实事的责任感使命感。薛老师在访谈中谈及北理工三十年来令人欣慰的发展变化,分享了在北理工三十余年教育教学生涯的故事,表现出了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耐心和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责任和关心。在介绍自己的专业领域人因工程时,薛老师用通俗易懂的幽默语言、俯拾皆是的生活事例,生动地让我们走近这一下到服务日常生活、上到助力大国重器的专业,可见老师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及老师对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的独到见解。